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3分鐘世界上就有一位婦女被診斷為乳腺癌,而在我國的沿海發達地區,平均每一千名女性當中,就有一名乳腺癌患者。作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我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正以每年3%-4%的增長率急劇上升,城市乳腺癌更是以每年7.5%的速度上升,死亡率則平均每年上升6.9%。 同時,烏魯木齊西北女子醫院專家還介紹道,最近一項名為IES031的全球研究中位隨訪91個月的成熟數據顯示:絕經后的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2-3年后,轉為使用阿諾新這類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劑,無病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分別比持續使用他莫昔芬的顯著提高18%和14%。“這項研究不僅是目前唯一證實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能延長患者總生存期的大型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而且試驗設計最為符合我國乳腺癌發病特點,對我國的乳腺癌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特色”:絕經前發病占多不重視內分泌治療 全球每年平均約有140萬人罹患乳腺癌,我國每年約有20余萬新發乳腺癌患者。雖然我國乳腺癌發病率低于西方國家,但卻以每年3%-4%的增長率急劇上升,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除了發病增長迅速,我國乳腺癌發病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發病年齡和歐美國家恰好相反: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偏低,從30歲開始便有零星發病,高峰年齡段為45-55歲,比西方女性一般要早10年-15年,診斷時大約55%患者處于絕經前或圍絕經期。而歐美國家70%患者都在絕經后發病,中老年婦女占多數。 治療上,國外醫生都非常注重內分泌治療。在美國,乳腺癌抗腫瘤藥物費用中,內分泌藥物費用要占到一半以上。而在我國,內分泌藥物費用只占4%。而癌癥發病情況與中國相似的日本,其內分泌治療費用也占到20%-30%,是我們的5-6倍,相差甚遠。“這主要還是傳統治療觀念在作怪,許多患者,甚至有些醫生都相當質疑內分泌治療的效果,認為只有輸液掛瓶子,伴有嚴重反應的化療才算是正式的治療。而幾顆沒有反應的內分泌藥片,太簡單、太輕松,反而不相信它的療效。”烏魯木齊西北女子醫院專家介紹 “臨床工作中,我們也常會碰到很多乳腺癌的病人,有的用藥吃吃停停,斷斷續續不能堅持;有的嫌內分泌治療時間5年太長,開始2-3年非常重視,后面幾年覺得沒有問題了,就擅自停藥;更有甚者嫌某些內分泌治療藥物昂貴,另一方面卻花更多的錢購買療效不肯定的抗癌保健品,最后都出現復發、轉移,白白耽誤了病情,”烏魯木齊西北女子醫院專家深有感慨。 (責任編輯:烏魯木齊西北女子婦科醫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