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的林女士來到烏魯木齊西北女子醫院消化門診,看著烏魯木齊西北女子醫院胃鏡結果上的潰瘍面,她覺得特別不能接受,“天天吃饅頭、地瓜,飲食上特別注意,怎么還會出現胃潰瘍復發?”記者在烏魯木齊醫院消化內科門診采訪中發現,與林女士有類似疑惑的患者非常多。 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年輕的時候,胃就不好,潰瘍經常發作,過了50歲以后,她就開始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格外關注。為此,她特地購買了大量關于健康保健的書籍,“書上寫,地瓜、土豆、饅頭保護胃,我就天天吃,而那些被認為刺激胃酸生成的食物,比如,大米、牛奶,我就很少吃,而酸辣的食物更是一口不碰。”盡管林女士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非常關注,沒想到,今年從3月初開始,她的老胃病又犯了,烏魯木齊醫院胃鏡一查,果然又出現了兩塊潰瘍面。 烏魯木齊西北女子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介紹,其實,最近,在門診里,像林女士這樣,過度限制飲食反而對預防胃病產生影響的患者屢見不鮮,甚至在問診時,醫生不得不一次次強調,不能只相信某一種食物的保健作用,而堅決限制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這樣反而引起營養不良,造成身體抵抗力下降,降低身體的抗病能力。 烏魯木齊西北女子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認為,現在一些市民過度夸大了食物對胃病的影響作用,而且,因為限制了傳統日常飲食中的食物,有的患者會購買一些保健品來替代,這樣既費錢又達不到預防作用。“其實,從胃病的影響因素上看,與食物相比,氣溫變化、胃酸分泌情況、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情況的影響更加明顯。與其擔心米飯、牛奶,倒不如均衡飲食、注意休息,發現癥狀及時治療。”當然,飲食對于身體的保健作用不能忽視,但是從現在治療胃病藥物的效果上看,只要不是過于粗糙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吸煙,就足夠達到了。
(責任編輯:烏魯木齊西北女子婦科醫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