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給我們的女性朋友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還有就是給我們的生活方面帶來非常大的困擾。下面就宮頸炎的癥狀表現,以及確診方式進行總結,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 病理: 慢性宮頸炎在局部可以有種種不同表現: 一、宮頸糜爛:宮頸表面呈紅色病損,是磷狀上皮脫落,為柱狀上皮所代替,上皮血管顯露的結果,宮頸糜爛表現為三種類型: 1.單純型:在炎癥初期,糜爛面為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面平坦。 2.顆粒型:糜爛面凹凸不平,呈顆粒狀。 3.乳竇型:表面凹凸不平顯著,形成乳竇狀突起。 二、宮頸肥大: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可使宮頸水腫、充血,腺體和間質增生,宮頸呈不同程度的肥大,比正常大2—4倍。 三、宮頸腺囊腫:這種囊腫均米粒大小,略突出于宮頸表面,光滑發亮,內含黃白色黏液,也可長大至1厘米直徑大小。 四、宮頸息肉:由于慢性炎癥的刺激,頸管粘膜局部增生突出形成息肉。 如宮頸慢性炎癥未根除,息肉摘除后常復發,宮頸息肉雖罕有惡變,惡變率為0。2%—0。4%,摘除應送病檢。 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是白帶增多。白帶呈乳白色。多數輕度慢性宮頸炎患者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有宮頸息肉時,可有血性白帶或性交后出血。白帶的刺激可繼發外陰、陰道炎,引起外陰瘙癢。炎癥沿子宮向上擴散可導致子宮體炎、附件炎,引起腹骶部痛、下腹部墜賬痛,經期加重,性交痛,可有尿頻、排尿困難,甚至可引起不孕。 診斷: 檢查可見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肥大及宮頸息肉。根據糜爛面積分為三度:輕度糜爛面積占宮頸1/3,中度指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2/3,重度占2/3以上者,宮頸糜爛與早期宮頸癌肉眼難以鑒別,須常規宮頸刮片檢查,必要時做陰道鏡或活檢確診。 我們平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積極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出現癥狀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來接受治療,不要抱著僥幸的心里來對待疾病,只有這樣才是我們健康生活的保障。 (責任編輯:烏魯木齊西北女子婦科醫院) |















